2009年11月20日

零極限











零極限是指 的狀態. 應該與佛家 的概念是相同的.

與自己所有相關的一切,都是自己創造投射出來的, 所以向神性說

請原諒我”, “對不起” , “謝謝你” , “我愛你” .

(就如同我常在心亂的時候唸 "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 " 一般)


摘下一些書中喜歡的,有感覺的,能激勵自己的,分享.......



*****


我就是那個消費我自己悲痛的人.
-- 約翰‧克萊爾 --

******

思考和責難是重播的記憶

******

零極限--就是回到"零"的狀態

******

錯誤是來自於被過去的痛苦記憶污染的思想
這些
錯誤即負面思想,會導致人的失衡與疾病.

******

當你來自於沒有極限的零的狀態,你不需要意念,只要接受,並且行動.

原本的內心都是純淨的,沒有程式,沒有記憶,甚至沒有靈感,也就是處於
的狀態,沒有極限.
但隨著一天天的過活,我們會染上
程式記憶, 但我們必須不計代價的清除掉它.
當我們看到別人的身上有個程式,我們身上也有,而解決的辦法就是
.清理.

******

只有在零的狀態........心智每次只能為兩位主人其中的一位效勞 ----
記憶 (腦袋中的任何想法)或是靈感

******

你創造了你的實相.
在你的生命當中,如果有誰是你不喜歡的,那麼是你創造了那個事實.
如果你創了你的實相,那麼你也創造了他們(不喜歡的人).

我們不應該浪費時間去問-- "如何" ,"為何","何時" ,還不如就去"做"吧! 這樣我們就可以從阻擋自己的路離開.
一旦我們以任何形式離開自己的內在,去責怪,反擊,發牢騷,訴苦等等,我們就會看不見釋放自己內在問題的機會.
如果我們責怪,連結就斷了.
我們可以選擇不要自以為是,也不要沮喪,而只要不帶批判地繼續下去 -- 對自我這個最珍貴的禮物不帶批判.

******

我有時沈靜於無聲的思考,
想起過往的記憶,
為生命中許多缺憾嘆息,
舊恨新仇,使我蹉跎珍貴的時光.........

於是我為以往的不快而悲傷,
一件一件的悲痛令我沈重,
悲嘆的過往, 遺憾的舊帳啊 !
今日又再償付,彷彿當時未還清.
-- 莎士比亞--

******

神性給我們"生命"這個禮物
而生命的目的是--- 清理、清除、清除,
然後找到你自己的香格里拉.
在哪裡呢? 就在
之內.

******

為了贏得勝利或打出一支全壘打,你必須一直盯住這顆球
而生命的這顆球是什麼 ? 就是 "神性"
你必須一直聚焦在回到"零"這件事情上. 沒有記憶,沒有程式, "零".

清理,清理,清理.

******

你開始領悟到你對每一個人的言行舉止都有責任,只因為他們出現在你的經驗裡.
如果你創造了自己的實相,那麼你也創造了你所看到的一切,
包括你不喜歡的部分.

******

當你扮演你的角色,我扮演我的,世界就會運轉無礙;然而當你試著變成我,或者我試著變成你時,
問題就產生了. ("零"也就是神性,創造了一切,也設定好每一個角色)
我們只是在生命的演奏會裡,彈奏自己的樂曲而已.


******

你的心智,是你體驗當下狂喜的阻礙.

******

去愛所有的事物,當你愛它,它就發生了變化.


******

一切都起源於"思想" 而最偉大的治療師就是"愛".

******

儘管我們都贊同要對自己的生命負百分之百的責任,但我們卻隨時開始談論別人,我們還是又回到舊有的習性裡.

******

一切都在你之內.
你所能做的就是"清理",以清除掉你心智裡儲藏的程式.
而隨著你的清理,浮現的思想就會變的更正面,更有成效,甚至更加充滿愛.

*******

我們要放下並信任神性,同時要不斷地清理所有妨礙我們聽見神性的思想和經驗.
透過這持續的努力,我們能清除掉那些野草般的程式,如此我們才能夠更自在,更優雅地面對自己的人生.

******

永遠、永遠、永遠,還是回到可以治療一切傷痛的話 :
「我愛你,對不起,請原諒我,謝謝你。」


******

人們不認為
自己是他們自身經驗的源頭,祈求的人也很少把祈禱指向自己內在發生的事.
沒有什麼東西是在我們之外的...........一切都是你的責任.

*******

接受生命才是快樂最大的祕密,而不是控制生命.
有太多人,包括我自己,都透過關想和說肯定句等方式,企圖控制世界,我現在了解那些根本不必要.

----順隨生命之流,並持續清理浮現的任何事物, 會讓你過的更好.----

******

要為自己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,只看著自己的內在,然後讓自己內在那些負面的、有害的能量可以被移除.


******

(1). 持續的清理

(2). 對朝著你而來的靈感和機會採取行動

(3). 繼續清理

就是這麼簡單.這也許是有史以來到達成功最短、阻礙最少的路,也可能是到達零的狀態最直接的途徑.
而這一切的開始與結束都是一句神奇的--"我愛你".
這是進入零極限區域的路---就是"我愛你".


*******

覺醒的三個階段

一. 你是受害者--- 差不多所有人生來就有無力感.世界就是剝消,壓迫.我們抱怨、控訴、抗議.

二. 你有了掌控權 --- 你領悟到設定意念的力量, 也領悟到觀想你要的東西,採取行動,而得到所要的東西的力量.

三. 你開始覺醒 ---- 某一天,你開始領悟到意念是一種限制. 你開始了解,你仍然無法控制一切. 唯有當你臣服於某種更的力量
奇蹟就會發生,於是你開始放下,開始信任開始練習在每一個當下覺察你與神性的連結.
你領悟到你能選擇你的生命,而不是控制你的生命.
你領悟到你所能做的最棒的事,就是接受每個當下.

******

來自零的信號就是"愛"
所以不斷的說"我愛你",會幫助我們調整到那個訊號頻率.
重複念"我愛你"這句話,有助於抵銷妨礙你自身覺醒的記憶、程式、信念和限制.


******

零極限的基本原則

(1). 你對正在發生的事一點頭緒也沒有 --- 你的意識並不是真正的創造者.

(2). 你無法控制每一件事 --- 你可以用你的意識,開始去選擇你想經歷的事,但你必須放下,
不去管它是否會實現,或怎麼實現、何時實現.
"臣服"才是關鍵.
(3). 你可以療癒發生的一切 ---
無論你生命出現了什麼,無論它是怎麼來的,都需要你去療癒,只因為它現在出現在你的感知範圍內.
也就是說,如果你感覺的到,你就能治療它.如果你在別人身上看到它,而這讓你困擾,那你就要療癒它.

" 因為你有,所以你看的出來." 也許你不明白,為什麼那會出現在你的生命裡,或那是怎麼發生的,
但你現在可以放下,因為你已經察覺到了. 你療癒的越多,就越能清明地去實現你的期望,
因為你釋放了淤塞的能量, 讓這些能量可以用來做其他的事.

(4). 你要對你所經歷到的負百分之百的責任 ----
發生在你生命中的事並不是你的錯,不過是你的責任.
這種個人的責任觀念,除了你所說的、所做的、和所想的之外,
還包括出現在你生命裡的其他人所說的、所做的、和所想的一切.
如果你要對出現在你生命中的一切,負百分之百的責任 ,那麼當別人發生問題,那也是你的問題.

簡言之,對於你的現狀,你不能怪罪任何人或任何事,你所能做的就是負起責任, 也就是接受它、擁有它、愛它.
你療癒的越多,就越能與本源調和.

(5). 通往零極限的車票就是說那句"我愛你" ----
向"神性" 說"我愛你",會清理你內在的一切,這樣你就能體驗當下的奇蹟 : 零極限.
重點就是要愛所有的事物,愛這多餘的肥肉,愛這癮頭,愛問題兒童,愛伴侶......愛所有的一切.
愛會轉化並釋放阻塞的能量. 說"我愛你"就像"芝麻開門"一樣.

(6). 靈感比意念更重要 ---
意念是心智的玩具,靈感則來自神性的指令.
從某一刻起,你會臣服,然後開始傾聽,而不是乞求與等待.
意念是小我以受限的觀點,企圖去控制生命;靈感則是從神性接收到訊息,並採取行動.


★莫兒娜用來療癒成千上百人們的祈禱文:

和而為一的神聖創造者、父親、母親、孩子啊..........從創世之初到現在,如果我、我的家人、我的親友、我的祖先,
在思想、言語、行為及行動上曾觸犯過你、你的家人、你的親友、你的祖先,那麼我們請求你們的寬恕...........
讓這種清理、淨化、和釋放剪斷所有的負面的記憶、阻礙、能量和振動,並把這些不需要的能量,轉化為純淨的光


★ 修‧藍博士的療癒方式 (荷歐波諾波諾主要療癒方法的簡要版本)

說「對不起」和「請原諒我」,然後說「謝謝你」和「我愛你」
為你內在帶來這種情況的任何事情請求原諒,你不是在請求神性原諒你,而是在請求神性來幫助
你原諒你自己




怎樣的智慧
















每一次情緒的起落

就像又褪了一次外殼

還是又裹上一層保護色



這許許多多的世間事

沒有對錯

只是立場的不同和視野的角落




世間人兒的習性

就如同太陽的起落

需要怎樣的智慧

才將這一切都看透


2008年11月24日

給我的寶貝


不知該如何去形容心中的不捨與疼惜,妳是媽媽的心頭肉.
這四天來我好慌,我的心好痛好痛,如果可以,我真的願意替你承擔所有的壓力.
只要妳能開心過每一日子..........

從小妳就不曾讓媽擔心過,妳獨立,妳體貼,妳安排好自己的每一件事情,妳不願意麻煩家人,妳凡事追求完美,就這樣妳承擔的太多太多. 是我疏忽了,我真的太不應該,我沒想到妳會有承受不了的一天......
因為妳的獨立,讓我放心忙著自己的工作,我陪在妳身邊的時間太少了,我沒有在妳需要我的時候,就能出現在妳眼前,我好後悔.......

我真的好心疼,妳才十五歲,爸爸說你承擔了超齡的負荷,妳甚至承擔了我們的壓力,早熟加上緊張的個性,讓妳幾乎崩潰.

寶貝,我真的希望妳快樂,健康,平安就好. 不要太在意成績,不要在意所謂的價值,不要太在意別人的想法看法,開心做自己.
這幾天媽媽陪著妳,跟妳說了許多調整的方法,希望妳利用時間的分配,來處理妳的課業,以及妳喜歡的人與事物.一邊是妳的責任,一邊是妳該有的娛樂,二者缺一不可, 妳要在中間找到平衡點.

每天規劃好讀書的時間(例如二個小時)只要時間達到就停止讀書,不要去管考試的成績,讀書是一種累積,持續規律的讀,一定會有成果.
每天規劃一個小時做自己喜歡的事.因為沒有娛樂的調劑,讀書不會有效率.
每天運動二十分鐘至半個小時,那會讓你身體健康,睡眠品質好.

人的一生不可能完美,不可能盡如人意,選擇放下某些事物是絕對必要的.

前一陣子,我剛讀完 “生命的時間學”一書,跟你分享一小段

“日常生活中絕大部分的緊張忙碌,都是因為我們不願意放棄某些東西所造成的.
刻意放棄一項計畫,以便盡情享受另一件,是我們從來沒有學會的事;……..

生命就是一連串的選擇……

請你持續一星期這麼做:在開始做每一件事之前,問自己一個問題 “我一定要做這件事嗎?如果不做會怎樣?到頭來你會驚訝,怎麼有這麼多讓人虛擲光陰的瑣事.”

妳一定要記住,沒有任何事比健康快樂更重要,沒有了健康快樂,其他的不具任何意義了, 相信自己, 放下沒有必要的執著.

我們是那麼的在乎妳,疼愛妳,妳更要愛惜自己,照顧自己的身體,同時也照顧自己的心, 開心做自己想做的事.

要記得--媽媽永遠是妳的依靠.

小房子鑰匙包




忘了是多久以前所製作完成的鑰匙包.

這也是我第一次做房子圖案的拼布作品,所以選擇比較小型的作品開始.

原始創意是齊藤瑤子小姐.

我很喜歡貼布系列的作品,雖然貼布也挺費時費工,但我很愛貼布的效果.

這個小房子鑰匙包,因為小,反而不容易做,屋頂與屋簷的部分小費了一些工.

完成後覺得很可愛,也很實用.鑰匙不用時收在小包裡,不會讓鑰匙刮傷了皮包裡的東西.

還可以將上頭的掛線繞在皮包的背帶上,很容易就可以找到鑰匙,挺理想的設計喔!



另,相片中的陶碟,是知名陶藝家杜輔仁先生的作品,也是我喜歡的收藏之一.

2008年10月15日

聖嚴法語


年初朋友送我一本年曆,是法鼓山出版的,
美美的相片上,精心印製了聖嚴師父的法語
摘錄一些(期許自己)……



試著欣賞積極付出的自己,曾經努力過的,
無論結果是什麼,都不會白費,也都會很值得.


只要每一個時刻都很認真,
每一個念頭的全部都很清楚,這就是修行.


有也足 , 無也足
多也足 , 少也足
好也滿足 , 不好也滿足 .


盡心盡力的做,但成事在因緣.
經過努力以後,不管是得是失,
不論好壞成敗,心中都已經不再計較,也沒有任何負擔.


面對壓力的最好方好,不是抗壓,而是減壓,將壓力化為無形.


不問別人對我如何,
但是我應該怎樣待人,卻是很重要的.


幸福,是掌握在我們自己的心中,而不是受環境影響.


真正的快樂在於珍惜我們每一個念頭與行為.


多存好心,多說好話,多做好事,多結善緣,
自然能處處遇貴人,處處交好運.


放開心胸,靜觀世界萬象,壓力便找不到自己.


生活的意義在於自我成長,
生命的價值在於與他人分享.


面對許多的事情,如果你只管處理
而不擔心利害得失,就不會有困擾了.


當遇到任何狀況的時候, 要向正面去思考, 不要往負面去思考,
如此才能帶給我們自己無限的活力.


盡心盡力做自己能做的,學自己應該學的
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,盡量的付出,從中不斷的修正自己.


心不急,念頭便會愈來愈少,頭腦愈來愈清楚.


對於一切不如意的事,不求自己眼睛看不到,
不求自己耳朵聽不到,不求自己接觸不到,
但求自己不會被這些不如意的事所擊倒.


“忙”沒關係 , 不“煩”就好 .
“忙”不是問題 , “煩”就變成了困擾 .


當我們走出狹隘的自我中心時,會發現這個世界很小,
而心量卻很大,大到可以包容宇宙間所有的人,事,物.


現在還沒有發生的事,就不需要緊張,
只要檢討過去,計畫未來,而面對當下,
步步踏實的向前走去,便是人生的歷練.


往好處想, 心就會豁達, 也就會自得其樂.


知足就會感恩,知足就會富有.



物質生活不能沒有,但要適可而止,
要知足,要惜福.


不論聽什麼,就是聽,清清楚楚的聽下去,
不論做什麼,就是做,清清楚楚的做下去.


人要在身心的安定中求進步,
在進步中求充實,在充實中知謙虛.


很多人把小事當大事.其實天下根本沒有事…..
沒有大事,沒有小事,更沒有需要生氣的事.


有大的心量, 就能包容一切人,事,物,生活的很愉快.
所以我們應該練習開闊自己的心胸.


生命的過程總是起起落落,只要自己沒有糟蹋浪費,
每一個段落都是有其價值的.


在面臨生命的轉折時,不妨轉一轉自己的念頭,
那麼就會發現只要有一口呼吸,人生的路是無限寬廣的.


人生要在煩亂之中求安定,
身心安定,即有安全;
身心平安,即是幸福.

2008年10月14日

摘自人生一瞬




記憶的作用不僅包括儲存和擷取,包括重組、變造、偽裝和象徵,或者也應該加上遮蔽和遺忘.是的,遺忘並不是記憶的反面,它本身也是一種能力.你也許不能想像,如果沒有某種轉移或遺忘的能力,人生將是何等難堪,一切錯誤和悔恨都將無法消褪,它將追獵你直到生命的盡頭.對於重大的傷害,我們有時甚至需要徹底忘記,成為一位失憶者,不知道自己是誰,從哪裡來,以便能夠重新開始.


****


……難道記憶原本是一個循環,有一半要等下一代走過來才完成?


~記憶支柱~



多麼希望這列火車的目的地是 ”過去” ,回到你能天真無知的時候,但我們永遠在 ”現在” 這一站下車,繼續自己的旅程.


~羅斯金的憤怒~




這些畫面的意義不明(記憶中小時候的畫面),如今只是他生命中失去的諸多事物的一件,本來他是一位無知的張望者,他坐在窗後靜止不動,世界在他眼前流轉飛揚;如今他自已變成了旋轉不止的陀螺,而世界在一旁冷冷的看著他,一動也動.
~張望者~
法國人的諺語「但願少年有知,但願老者能為」(If the young only knew, if the old only could.)


****


當一個年輕人出現在世界時,擺在他面前的是無限的可能,他可以愛更對的人和做更對的事,可惜他對這種命運的豐富和美好一無所知,注定要揮霍浪費泰半;當他變成老人,他已嚐盡失敗與錯誤,對人生與感情已有所悟,他知道怎樣可以作做對很多事,但他已經錯過時機,再也無能為力了,除了悔恨和惋惜;當他看著擦身而過的一群新鮮年輕人,他看著他們鮮豔顏色的頭髮和任性無邪的笑容,他多麼急著讓他們知道他的悔恨,好像地獄回來的鬼魂,急著要訴說彼岸的景觀;但年輕人仍毫無所覺,鬼魂渾若不存,他們相信所有的事物會等著他,悲劇就這樣世世代代重複的上演.


~但願少年有知~




錢穆先生舉一個咖啡的例子一杯開水,調進兩匙咖啡,咖啡就在水裡發生了變化,但水還在那裡,咖啡也還在那裡.再加進一些牛奶和糖,又變了.但這杯水和咖啡、牛奶、糖,也還在那裡,這樣你便可以把來喝.
這是一路積存,一路變化.一路變化,同時也一路積存.
「所過者化」,不是過去了,乃是變化了.
「所存者神」,這就更妙. 要知這杯咖啡怎麼的成,或許喝慣了不注意.它便是一個「存」,同時又是一個「神」. 你喝它,它會在你身內起變化,那不是「神」嗎?
~咖啡應有的樣子~
……一場流浪式的旅行,場景不斷滾動更迭,一處一處是陌生人情與風景,目不暇給,讓你來不及自愛與自憐.才不過幾天,回到台北,卻恍若隔世,我已經記不得原來內心的傷害是什麼,甚至對原來的人生目標也感到陌生而模糊,創傷只剩似曾相識的淡淡哀愁,我也已經病而復癒,可以走下一段路了.
~治癒的旅行~
除了散步把第一個足跡印在雪地上,你也沒別的事好做,這就給了你細看細想的享受.


****

它是人生無意中的遭遇,一個一閃即逝的過程,但你知道它的力量,它纏綿不去,你將帶著這個不明意義的畫面走向餘生.


~煙中巴士~




後來,我仍然偏愛往嚴寒多雪的地方去旅行,總覺得當大地覆蓋著白雪時,從遠處瞭望,世界此刻看起來最美好也最和平.人工的醜陋都被白雪遮掩了,差異與貧富也都塗成一色了,你看著潔白的遠山,看著近處雪白一色的屋頂,想像其中哆嗦取暖的眾生,你就心平氣和了.


****


美麗的事物,有時讓我們太容易親近它,也低估它,忘了美麗本身常常也是致命的.


~雪國的誘惑~




……有時候會在城裡看到一些彷彿已不該在這個時代出現的老店,賣的是一種已然消失的生活,一些彷彿古董店才會有的東西.時間似乎忘了這個地方,它們也就不隨世界流轉,獨自用它們沙漏節奏讓生命流逝.
~史帝文生窮病之處~
我們都是「帶著家鄉去旅行的人」,你所看到的異鄉,其實都是和家鄉對照過的異鄉,你忍不住要人家「開戶牖以導光」.你甚至心中已有一定要看的東西,家鄉有一個迫切的答案要尋找……….


****


它們還年輕、希望無窮,總想知道更美好的事物在哪裡,更美好的生活應該像什麼樣子;但我心境已老,想知道的卻是老靈魂的來歷,另種文明的可能,以及艱困生活的意義.


~來到巴黎的康有為~

2008年10月13日

無所有

摘自法頂法師所著作的 "無所有" 一書


我們雖因需要而擁有物品
但有時因為那些東西也帶來不少牽掛
所以擁有什麼
相對的就會為它所束縛
擁有的越多
承受的束縛也越多

即使是無所事事,如能聆聽到發至內心的聲音,還需要從外增添什麼嗎?
(非讀書季節)
“捨棄的越多,得到的就越多” 這是可以讓身因外之物而煩惱的人深思的一句話.
什麼都沒有的人,其實是擁有世上所有的一切,這正是無所有的另一層意義.
(無所有)


時間已經被剝奪了,如果連心也被剝奪,不是損失更多嗎?在相同條件之下,對於喜怒哀樂感受的程度也不同,我們所經歷的苦與樂,與其說是來自客觀對象,不如說是受制於主觀意識.
(來的太早了)


了解真有可能嗎?彼此相愛的人總是費盡口舌想讓對方了解自己,然後希望永遠活在那瞬間.但如果了解是真實的話,應該如常不變,不過人卻會屢屢掉入誤解的陷阱.

大部分的人,都帶著 “自我中心” 的窠臼觀念,所以在論及對某物的了解時,常失去通融性.

自以為是的了解是誤解的起因.

愛不是理解,而是馳騁於想像翅膀上燦爛的誤解.

問題在於如何看待.真相是在話題之外,真理是不會因為誰而有所動搖.
真正的了解,不存在於哪的觀念之中,唯有透過智慧才有可能成立,在那之前,一切都是誤解.
(誤解)


任何的教訓總是忠言逆耳,千言萬句都比不上伸出溫暖的援手.

海岸邊美麗潔白的卵石,不是用鐵雕鑿而成,而是經過柔軟的海浪不斷沖積形成的.
(雪斷木)


世上所有的物品,都不是我們帶來的,只是因緣際會留在人身邊,有一天當它不見了,是因為因緣圓滿而離開,能這樣想,就不會對失去的東西感到惋惜.

只有自己才能扭轉自己的心.
對別人完全慈悲的寬恕,還不如說是收回將動搖迷失的自己.
(小時鐘)


如果人可以掌控自己的心,就可以成為隨處毫無罣礙的 “閑道人”
然而實際上無法如此, 我們只能是浮載在矛盾與糾葛的平凡眾生.

人之所以生氣懊惱,並不是因為外來刺激,而是因為無法平撫內心的緣故.

本來無一物
我們出生時何嘗帶來一物,離開時又能帶走什麼呢?
因緣而所有,緣盡了又散.
最終,也是要拋棄這肉軀之身離去的………

我們必須修正對 “得” 與 “失” 的思考觀念. 在這世上本來就沒有所謂 “我的”
哪來本質上的損失.
即使是“我”損失了,如果因而讓別人得到利益,那也不算失去.

如果抱持著“本來無一物”的心情,難過就會消失,不過是我暫時保管的東西,又回到原處罷了.

在我的心中“空手來,空手去”的銘言,時時刻刻提醒我,丟了東西別把“心”也丟了.

人的心真是微妙的千變萬化.
敞開心胸,天下都可以容納. 但封閉起來,連針孔般的縫隙也沒有.
要讓心轉念,並非易事.那是維繫於自己,是誰都無法代替轉圜的.
當一個人陷於憤怒的火花之中,想平靜下來,雖然也需要花費心思在外部的接觸磨合,但不如平時訓練自己的“轉念”功夫更為重要.

不要被心所牽引
做自己心中的主人
(轉念)

讀書讀到的是什麼?
不就是透過別的聲音,聽到了內心根源所在聲音嗎?
(那年夏天讀的書)


情多礙道心
人被束縛 只因執著
(難忘的人)


愛是一起分享負擔的意思.
對於在周遭一起生活的人,我們有共同分擔喜悅與痛苦的責任.
(人偶和人)

“生也一片浮雲起,死也一片浮雲滅.”
人生不過是一片浮雲的聚散而已.
(靈魂的母音)


因為外在的噪音而無法聽到自己內在的聲音,是現代人的悲劇.

人唯有在沈默之中才能深刻洞察事物,自覺自我的存在.
到達那境地才找到自己的語言,同時感受到對自己話語的責任心.
(噪音紀行)


與樂曰慈,拔苦曰悲.
慈悲的意義是見一切眾生痛苦,以憐憫愛護之心救度,使其脫離痛苦.
慈悲可說是人性的昇華.

怨恨不能在怨恨之中解決,只有拋棄怨恨才能解開怨恨.
(佛教的和平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