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5月17日

阿美迪歐·莫蒂里安尼




由於欣賞了洪達仁先生的刺繡作品"持煙斗者",於是想要了解--莫蒂里安尼

1. 阿美迪歐·莫蒂里安尼(Amedeo Modigliani,1884年7月12日-1920年1月24日)

2. 義大利表現主義畫家與雕塑家,猶太人。

3. 莫蒂里安尼受到19世紀末期新印象派影響,以及同時期的非洲藝術、立體主義等藝術流派刺激,創作出深具個人風格

4. 以優美弧形為特色的人物肖像畫,而成為表現主義畫派的代表藝術家之一。

5. 莫蒂理安尼長期生活在窮困與疾病之中,留下的文字資料有限,因此關於他本人的軼事傳說十分多。其中,他與巴伯羅·畢卡索的友誼、未完成的雕塑夢想,以及與珍妮·耶布特奴(Jeanne Hebuterne)傳奇性的戀情,仍是巴黎蒙馬特與繪畫界膾炙人口的故事與話題。

6. 然家道中落,莫蒂里安尼仍接受相當好的教育.

7. 母親對他的教育最花心思,在義務教育外,又讓他接受四年的古典主義教育,培養出日後優雅的氣質。

8. 莫蒂里安尼自小便體弱多病,1898年罹患傷寒後更不得不休學回家修養。恢復健康後,母親送他到當地著名風景畫畫家古里耶摩·米克裡(Guglielmo Micheli)的畫室學習。

9. 米克裡是斑痕畫派(Macchiaioli)創始人喬凡尼·法托里(Giovanni Fattori)的學生

10. 擅長以顫動的線條表達光線動感。


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
  • 其作品是從雕刻性素描起步的新繪畫風格.
  • 概要的輪廓深受立體主義及表現主義影響,具有其線性設計.
  • 其人物肖像作品裡特有的造型──長臉、長脖子以及長長的身軀.
  • 面具般的外觀以緩和的土色以急促的筆觸塑型,很少或根本不用陰影.
  • 頭大抵是正方形,頸子是拉長的原筒狀.
  • 背景和衣服經由色塊的畫分作為背景的暗示,明瞭一種莫迪里亞尼的風格!
  • 人物,幾乎就是莫迪里亞尼作品的全部,他對人的興趣,遠遠超過對任何其他的主題,就連畫家作品中最常見的風景畫,在他的作品全集中也幾不可尋。
  • 這當然與他三十六歲便早逝有關,但同時也代表他在這短暫的人生中與人的密切關係,以及他對軀體之中神祕而多變的線條的熱切探索.

2008年5月14日

目送



生活中總不斷的出現困難,憂慮,不盡人意的事,這就是人生無常嗎?
又是一次爭吵,人生的角色很難扮演,總是要不斷的學習,不斷的調整.
往往需要調整好心態,來面對隨時的變化,身為一個母親有時真的很難.

讀了龍應台的文章--目送 (真感同身受吧! 又是在母親節的前夕)


我慢慢地、慢慢地瞭解到,所謂父女母子一場,
只不過意味著,你和他的緣分
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。
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,
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,
而且,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:不必追。
我慢慢地、慢慢地意識到我的落寞,
彷彿和另一個背影有關。

摘自 目送----龍應台